金属分离器分离效率低?调这两个参数

金属分离器分离效率低,比如 100 公斤原料里混了 10 个金属块,只分离出来 5 个,还有 5 个混在原料里,后面加工成食品就麻烦了。其实不用换设备,调这两个参数,分离效率就能提上来,几乎能 100% 分离。​
首先调 “分离强度”,按金属大小定。分离强度是设备吸金属的力度,金属大(比如 1 毫米的铁钉),分离强度要调大,力度够了才能把金属吸住;金属小(比如 0.3 毫米的铜屑),分离强度要调小,不然会把原料也一起吸走,浪费原料。调的时候看设备的显示屏,上面有 “分离强度” 的数值(比如 1-10 档),金属大就调到 8-10 档,金属小就调到 3-5 档。调完后,用混了金属的原料试一下,看金属是不是都被分离出来,原料有没有浪费,没问题就固定这个参数。​
然后调 “原料流速”,别太快也别太慢。原料流速太快,设备没足够时间分离金属,金属会跟着原料一起流出去,分离效率低;流速太慢,虽然分离效率高,但会耽误生产,不划算。调的时候看设备的进料阀,上面有调节旋钮,顺时针转慢,逆时针转快,一般原料流速调到 “每分钟 30-50 公斤”(根据设备大小定),让原料慢慢流,设备有时间吸金属。调完后试一下,原料流得顺,金属都被分离出来,生产也不耽误,就合适了。​
另外,还有两个辅助方法能提高分离效率:一是 “原料过筛”,分离前用筛子把原料筛一遍,把大颗粒的原料和金属块筛出来,再进金属分离器,设备不用分离大颗粒,效率会更高;二是 “清理设备内部”,设备内部的吸附板(吸金属的部件)沾了太多原料,会影响吸金属的力度,每周用干布擦一遍吸附板,擦完后分离强度会恢复,效率也会提高。​
要是调了参数、过筛、清理后,分离效率还是低,就检查设备的 “吸附板”,看吸附板有没有坏(比如没磁性了),坏了就换一块新的,新吸附板吸金属的力度大,分离效率也会高。​
别小看这两个参数,调对了,金属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能从 80% 提到 99.9%,几乎不会漏分离,原料里的金属一个都流不出去,后面加工食品也放心,不用怕被客户投诉有金属杂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