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量检测机校准技巧,别让不合格品流出去

重量检测机要是不准,轻的食品会亏客户,重的会让厂里赔钱,还可能因为重量不合格被监管部门查。其实只要掌握几个校准技巧,每天花 10 分钟,就能让设备一直准,别让不合格品流出去。​
首先是日常校准,每天开机前必须做。准备几个标准砝码,重量要跟你检测的食品对应,比如你测 500 克的饼干,就准备 490 克、500 克、510 克的砝码(分别对应合格下限、标准、合格上限)。把砝码放在传送带上,让设备测,要是显示的重量跟砝码实际重量差超过 1 克,就需要调。调的时候别乱按按钮,找到设备上的 “校准键”,按提示把标准砝码放上去,设备会自动调整精度,等显示 “校准完成”,再测一次砝码,准了再开始检测食品。​
然后是 “换产品时校准”,比如早上测 500 克饼干,下午测 200 克面包,换产品后必须重新校准。不同重量的食品,设备的检测参数不一样,不校准的话,测面包的时候可能把 201 克的当成合格,实际已经超重了。校准方法跟日常一样,用对应面包重量的砝码(190 克、200 克、210 克),按流程调,确保测新食品时准。​
还有 “环境变了要校准”,比如车间温度从 20℃升到 30℃,或者设备被移动过,都要重新校准。温度变化会让设备的传感器有点 “不准”,比如金属传感器热胀冷缩,测出来的重量会有偏差;设备移动后,传送带可能歪了,砝码放上去的位置不对,也会影响精度。这种时候不用大调,用标准砝码测一下,要是差 0.5 克以内,稍微调一下 “补偿值” 就行;差得多就按日常校准流程来。​
校准的时候要注意两个细节:一是砝码要干净,别沾了面粉、油污,不然砝码变重,测出来的结果也会不准;二是传送带要空着,别放其他东西,不然设备会把传送带的杂质当成食品重量,校准也白做。​
另外,每周要做一次 “全面校准”,用 5 个不同重量的砝码(覆盖你厂里所有食品的重量范围),逐个测试,确保设备在所有重量区间都准。把每次校准的时间、砝码重量、检测结果记下来,万一后面出问题,能查到是哪里没做好。​
掌握这些技巧,重量检测机就能一直准,不合格的食品一个都流不出去,既不亏客户,也不被监管查,省心又省钱。